2025-04-17 14:44:31 | 宝箱网
不是的,每个高校都会有各自的招生简章,简章上会有可填报的专业介绍,但是非常有限。
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的一种扶贫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方面,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招生安排在一本院校录取之前进行,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若生源不足,可以根据缺额和生源情况,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分数。若生源还不足,根据实际再适当降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扩展资料
国家专项计划不需要单独报名和递交其它材料,高考成绩下发后,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省招办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宝箱网
省招办按照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由高分到低分投档,高校依据考生成绩和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在省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采取征求志愿方式补充录取。经征求志愿仍然未完成的计划适当降分征求志愿录取,确保完成招生任务。
宝箱网(https://www.bxgycfsb.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分数很高但是报了高校计划可以自己选专业吗的相关内容。
在通常情况下,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学生确实可以自主选择专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专项计划允许选择的专业范围是有限的,这些专业通常是在大学特定的批次录取的,并不是该大学所有专业的集合。高职高考可以自己报名吗 高职高考确实允许个人报名参与。具体来说,对于往届考生而言,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报名。而对于应届毕业生,可以直接在学校完成报名手续。值得注意的是,建议各位考生提前确认当地是否支持高职高考的自主招生政策。如果所在地区支持此政策,考生可以直接在网上完成报名,无需通过普通高考的流程。 自主招生政策意味着考生可以通过专门的报名渠道,无需经历普通高考的所有环节,直接进行高职高
高中毕业,档案里没有高考报名登记表怎样报名? 档案里没有高考报名登记表可以补办。 1、 省招生考试院有历年的高考档案存档,可以去生源地的省招生考试院询问,不过需要当时的高考考号才能查询,在省招生考试院可以查到当年的高考成绩单、高考体检表、志愿表和高考报名登记表,都是电子存档,不是原档,可以让考试院打印出来,盖招生考试院章。 2、 现在的报名表等档案全部采用电子档,可以去高
安徽省寿县教育局高考优惠政策 据安徽省教育厅消息,2010年起,省级优秀学生不再享有高考加分投档政策,并且不再享有免试保送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资格。在安徽省独生子女中考,高考没有任何优惠。2010年只有福建农村独生子女中考可获加3—6分。 2009安徽物理化学数学等竞赛有何奖励如保送高考加几分 我怎么觉着ls回答这么诡异,完全概念错误,谁跟你说不能保科大,除了科大安徽还有那所值得保送的学校?
填写高考志愿时可以选择几个专业? 高考志愿每个学校,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 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 对于高考改革地区,以浙江为例,高考可以报80个专业,但是每个都是1所院校1个专业对应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没有上面一种情况总志愿情况多。 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
舞蹈艺考集训班收费 关于舞蹈艺考集训班收费的回答如下: 舞蹈艺考集训的价格一般在2000-10000元之间。这个价格包括培训费、住宿费、生活费、服装和道具费用、化妆品费用等。其中,培训费是最大的开支,一般在1-4万之间,如果想要上好的集训班,费用可能会更高,一般在2-5万之间。 舞蹈艺考集训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舞蹈艺考集训的价格一般在2000-10000元之间。这个价格包括
填写高考志愿时可以选择几个专业? 高考志愿每个学校,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 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 对于高考改革地区,以浙江为例,高考可以报80个专业,但是每个都是1所院校1个专业对应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没有上面一种情况总志愿情况多。 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可以同时报吗 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虽然在招生条件及录取方式等方面有些区别,但是三者之间并不冲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 从校测时间看,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校测在高考出分前进行,强基计划校测在高考出分后进行。且高校专项仅清华、北大等个别高校需要校测,其他高校仅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来确定资格名单
高考报名成功后反复登录查看高考报名是否成功,是否会有影响? 保存成功后没有影响。 填报志愿时需注意,考生每批次填报志愿后,必须点击“保存”按钮进行志愿保存,否则所填志愿无效。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志愿填报 ,并按照志愿顺序进行填报,漏报志愿的考生只能在后续征集志愿时填报征集志愿或填报下一批次志愿。考生应增强自身信息安全意识,因由他人代替填报志愿导致志愿无效或因考生泄漏密码造成志愿
2024-11-08 21:43:59
2025-02-16 19:28:33
2024-10-13 04:14:53
2024-06-20 23:34:33
2024-07-15 12:17:49
2024-04-23 06: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