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有哪些专业?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宝箱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川省达州市征兵时间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明确: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条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规定服兵役。
时间安排
二零二二年
男兵应征报名时间
上半年
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10日18时
下半年
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8月10日18时
女兵应征报名时间
上半年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0日18时
下半年
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10日18时
春季征兵
标准条件
二零二二年
年龄条件
男青年:
年满18-24周岁,其中大学在校生和高中(中职)毕业生为18-22周岁;全日制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18-24周岁;持有高中(中职)毕业证书的年满18周岁可以报名应征。
女青年:
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大学应届毕业生为18-22周岁。
政治条件
应征公民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决心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英勇奋斗。其它政治条件,按照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军队征集和招录人员政治考核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
春季征兵
人生收获
二零二二年
国家安危,人人有责。有国才有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部队是一个讲政治的大舞台,谁选择了军营,就是选择了光荣、选择了责任。经过部队锻炼和洗礼,会增强政治上的敏感性和坚定性,能够早日加入党组织,人生不会偏离“主航道”。当兵还可以获得一份全家受惠的政治荣誉,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部队是一所培养人才的大学校,是一座全面锻炼人才的大熔炉,官兵经过部队系统的学习教育、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积极向上的生活熏陶,思维层次、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会全面提高;决策、组织、指挥能力和时间、纪律观念会得到锻炼和强化;还会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面对困难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这些良好的军人品质和作风是日后走向社会、开拓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宝贵财富。
当兵,也是实现个人愿望和目标的好途径。在部队可以考军校,大学毕业生士兵可以直接提干,成为一名军官,转业后能成为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干部;可以选取为士官,成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等等;退役后继续上学不受影响,求学、找工作都享受很多优惠政策,总的说当兵的历程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宝贵财富。部队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多有志青年发挥自己才华,有的入了党、有的考上了军校、有的提了干、有的转了士官,走出了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
当兵,锻炼了一副素质过硬的强健体魄,结交了一批感情深厚的亲密战友,拥有了一段丰富宝贵的人生经历、一次改变命运的难得机遇、一段社会认可的工作履历,一份全家受惠的政治荣誉,生命了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后悔,军旅生活将成为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春季征兵
二零二二年
01、经济补助
1义务兵优待金。
义务兵服役期间,其家庭由县(市、区)政府发放优待金。达川区2021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余元,两年共3.6万余元(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逐年向义务兵家庭发放)。
2自主就业经济补助。
达州市实行城乡统一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济补助政策,义务兵按照6000元/年、士官按照7000元/年标准发放(退役时由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发给本人)。
3大学生学费资助。
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如:3年制大专毕业生最多可获学费补偿款2.4万元,4年制本科毕业生最多可获学费补偿款3.2万元,入伍后3个月内由学校学生资助部门发放给本人(银行卡)。
4部队津贴。
义务兵两年间,第一年列兵全年津贴12000元,第二年上等兵全年津贴13200元,两年合计约2.52万元,士官工资:下士5500元/月,中士6800元/月,上士7800元/月,四级军士长9000元/月(由部队逐月发放给本人)。
5其他待遇。
服役期间现役干部和军士,(年满60周岁的父母、养父母、曾抚养教育其的继父母、以及父母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只能1人享受每月600元的赡养补助金。已婚军人可享受500元的配偶荣誉金,夫妻两地分居的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两地分居费。
6退役金和退伍补助费。
义务兵退役时,部队发放自主就业士兵一次性退役金4500元/年,退伍补助费2000元/年,两年共1.3万元(由部队发给本人)。外加发放1个月津贴、医保等1690元(退伍时部队发给本人),转移支付养老保险16520元(由部队转到安置地地方社保个人账户),总计约3.1万元。
02、士兵提干或考取军校
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士兵,在服役期间表现优秀,经部队考核合格的,可直接提拔为军官。其他参军的高中毕业生、在校大学生,现役满1年后,且高中生士兵年龄不超过22周岁,在校大学生士兵不超过23周岁的,可以报考军校成为军官。
03、保留入学资格
大学生入伍,高校保留学籍,退役后2年内可复学。
04、复学可转业
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并免修军事技能训练。
05、享受升学优惠
本科应届毕业生退役后3年内考研,本科在校生、新生退役后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考研,初试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奖励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初试读研。大专毕业生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大专在校生、新生,在完成大专学业后,免试入读普通本科。
06、“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
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
07、退役大专生士兵专升本实行招生计划单列
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参加普通本科专升本考试,实行计划单列,录取比例在现行30%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具体比例由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和报名情况确定。
08、享受定向招录
服役五年以上的大学生,退役后享受公务员定向考录计划、事业单位专项招聘和考试加分、专武干部定向招录、国有企业定向招录等政策。
09、在校大学生参军其他优惠政策
1在校大学生入伍后,有条件的可以参加原学校组织的函授或自学原专业课程,经部队团级单位批准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2在校大学生入伍后,由批准入伍地按照当地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对入伍学生家庭发放优待金。如入学前户籍地与就读学校所在地均不在达川区内的,由批准入伍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按当地义务兵标准发放入伍学生家庭优待金。
3对批准入伍的在校大学生,服役期间,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并由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按照当地规定给予除家庭优待金外的其他方面优待。
4退出现役后复学,入伍前享受优秀学生奖学金,复学后提高一个奖学金等级(不含一等奖学金);
5两次荣立三等功或荣立二、一等功、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复学后免交全部学费。
10、退役士兵就业、安排工作政策
退役士兵(含义务兵、士官)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1士官服役满12年的;2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3因战致残被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4是烈士子女的。
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12年的士官退役的,由政府扶持自主就业,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退役金和退伍补助费;2退役士兵退役1年内可免费参加县级以上民政安置部门组织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3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士兵,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自首次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4用人单位招录或聘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符合规定条件的,依法享受税收等优惠;5退役士兵服现役年限应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公务员招录和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计入工龄。

西南石油大学有哪些专业?
西南石油大学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准。
1、西南石油大学专业设置情况
2023年西南石油大学在四川招生
计划
专业
计划招生数
科类
招生批次
计划性质
学校招生代码
就读校区
备注
石油工程
20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油气储运工程
76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海洋油气工程
22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资源勘查工程
63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勘查技术与工程
32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地质学
2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地理信息科学
2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3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机械工程
2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33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3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测控技术与仪器
1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业设计
2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智能感知工程
12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应用化学
40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工程与工艺
26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环境工程
11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
16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安全工程
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3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
36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1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1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储能科学与工程
3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计算机类
19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分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自动化
5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机器人工程
20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通信工程
32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土木工程
120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测绘工程
43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程管理
3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信息与计算科学
47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数学与应用数学
1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人工智能
24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商管理
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市场营销
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经济学
2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子商务
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会计学
20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法学
31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英语
2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商管理
97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市场营销
84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经济学
71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子商务
60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国际经济与贸易
58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会计学
72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社会工作
77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法学
122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思想政治教育
35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英语
110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俄语
55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石油工程
20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油气储运工程
10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海洋油气工程
6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资源勘查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勘查技术与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地质学
7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地理信息科学
7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7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机械工程
15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测控技术与仪器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智能感知工程
6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应用化学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工程与工艺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环境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安全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10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
9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9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储能科学与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计算机类
40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分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自动化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机器人工程
4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通信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土木工程
20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测绘工程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程管理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信息与计算科学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数学与应用数学
8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人工智能
4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商管理
3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经济学
2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子商务
3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国际经济与贸易
3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会计学
3
理工
国家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石油工程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油气储运工程
3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海洋油气工程
2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资源勘查工程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勘查技术与工程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地质学
3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地理信息科学
3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机械工程
7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测控技术与仪器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智能感知工程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应用化学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工程与工艺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环境工程
3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安全工程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6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储能科学与工程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计算机类
30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分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自动化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机器人工程
3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通信工程
3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土木工程
12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测绘工程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程管理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数学与应用数学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人工智能
5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工商管理
4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经济学
2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子商务
2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国际经济与贸易
2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会计学
2
理工
地方专项计划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体育教育
75
体育(不分文理)
体育本科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男子身高不低于1.68米,女子身高不低于1.58米,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体育本科控制分数线上50分
石油工程
4
理工
省属高校帮扶专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机械工程
4
理工
省属高校帮扶专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计算机类
4
理工
省属高校帮扶专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分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
理工
省属高校帮扶专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会计学
4
文史
省属高校帮扶专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表演
9
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艺术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上30分
播音与主持艺术
17
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艺术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上30分
广播电视编导
6
艺术(理)
艺术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15
艺术(文)
艺术本科一批
非定向
5101
成都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101
成都校区
甘孜州白玉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应用化学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101
成都校区
广元市苍溪县,不招色盲色弱
化学工程与工艺
2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101
成都校区
巴中市平昌县,不招色盲色弱
机械电子工程
11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7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焊接技术与工程
8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材料化学
8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色盲色弱
城乡规划
5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工程造价
11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7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7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计算机类
285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分流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11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电子信息工程
10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0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0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财务管理
7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酒店管理
28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公共事业管理
39
理工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财务管理
76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酒店管理
47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公共事业管理
36
文史
本科一批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城乡规划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泸州市叙永县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泸州市古蔺县
2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宜宾市高县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宜宾市珙县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达州市达川区
3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达州市大竹县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阿坝州金川县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阿坝州壤塘县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甘孜州雅江县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非定向
5701
南充校区
甘孜州白玉县
数字媒体技术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广元市昭化区,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宜宾市筠连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3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达州市宣汉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达州市开江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甘孜州德格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甘孜州新龙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甘孜州白玉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1
理工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凉山州甘洛县,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财务管理
1
文史
乡村振兴专项本科
乡村振兴计划
5701
南充校区
达州市达川区,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注:招生计划及录取批次以当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更多类型和专业招生计划请查看:
2、西南石油大学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西油”,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院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的石油本科院校。
1958年,四川石油学院成立,隶属于原石油工业部;1970年,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部委院校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2002年,学校主体搬迁到成都市新都区;2004年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0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11月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西南石油大学的协议。
成都有大学多少所
宝箱网(https://www.bxgycfsb.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成都有大学多少所的相关内容。
院校专业:
成都大学创建于 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 “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育人理念和“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国内位列第77名,位居全球高校1001—1200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2个学科首次上榜,临床与健康学科全球位列第601+名,工程类学科全球位列第801-1000名。,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2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约1700人)。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16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学生公寓工作成果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近五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94项;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54项、省级奖项2085项。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探索推进“三制四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届毕业生考研国家线上线率86%,平均升学率达45%;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现有科研人员1200余人,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其中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十,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三。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4亿,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7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1项。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回家过年》荣获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大赛一等奖。获得专利授权近1500项。近五年,发表CSSCI论文48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50部。2021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990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60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文章入选热点论文,ESI总被引频次超过23000次。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榜单中,我校位列川内高校第5位,全国高校第150位,全球高校第700位。王清远教授连续七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4名教师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地方服务 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及功能区建设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绿地集团、四川能投、四川铁路集团、天府超算中心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唯一)。连续6年面向全球发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引入各方资源打造成果转移转化的本地孵化基地,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近五年,学校定点帮扶甘孜州石渠县、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石钟镇民强村,获评“2018年全省先进定点扶贫单位”。,国际交流 学校将“高规格实施一流国际化项目”纳入未来五年“六个一流”建设目标,实施一个学院对接一个国际一流学科(大学)工程,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35所世界知名大学、10所世界知名年轻大学和44所成都国际友城高校。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19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累计招收留学生2900人,生源国54个;2021年培养留学生769人。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建立斯特灵学院;开展40个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和42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累积参与学生近1000名。设立泰国和新西兰2个海外校友分会。连续举办六届国际交流周。聘请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特聘泰国专家关国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牵头成立“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处和第一届执行理事长单位。2021软科中国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块排名第163位,留学生比例和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两项指标双进全国百强。,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是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中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集成大学之一。学校为单体校区办学,校区占地二千三百余亩,三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和锦城绿道环抱校区,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20分钟即达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6.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8.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元,图书馆馆舍面积6.0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40.82万册,电子期刊55.27万册。学校师生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设施完备、便利、现代,有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教师事务大厅、校友之家,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座,艺术分图书馆1座,建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3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4片,拥有可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会议中心1个,科研大楼(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在建,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携手同心,共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
其他信息:
1. 四川大学
2. 西南交通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西南石油大学
5. 成都理工大学
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7. 西华大学
8. 成都中医药大学
9. 四川师范大学
10. 西南财经大学
11. 成都体育学院
12. 四川音乐学院
13. 西南民族大学
14. 成都学院
15. 成都工业学院
宝箱网
16. 四川旅游学院
17. 成都东软学院
18.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19. 四川传媒学院
2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21. 成都文理学院
22. 四川工商学院
23.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24. 成都医学院
25.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6. 成都师范学院
27.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8.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29.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30.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31.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2.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33. 四川水利职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3864业技术学院
34.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35.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36.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7.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8.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39.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40.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41.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42.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43.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44.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45. 四川管理职业学院
46.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47.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48.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49.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50.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51.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52.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53.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54.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5.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56.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拓展资料:
1.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2015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2.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10区5县,代管5个县级市。2015年末,成都全市建成区面积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万人。
3.四川大学简称“川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4.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教育部、工信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电一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四川大学,985高校,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点,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985高校,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点,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211工程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96366,一流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一流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211工程,一流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一流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西南石油大学,一流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点,成都;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点,成都;
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点,成都;
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点,成都;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点,成都;
西华大学,硕士点,成都;
成都大学,硕士点,成都;
成都医学院,硕士点,成都;
成都师范学院,本科,成都;
成都工业学院,本科,成都;
四川旅游学院,本科,成都;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点,绵阳;
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绵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点,绵阳;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点,南充;
川北医学院,硕士点,南充;
西南医科大学,硕士点,泸州;
四川警察学院,本科,泸州;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硕士点,广汉;
四川理工学院,本科,自贡;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达州;
乐山师范学院,本科,乐山;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内江,
西昌学院,本科,西昌;
攀枝花学院,本科,攀枝花;
四川民族学院,本科,康定;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本科,德阳;
阿坝师范学院,本科,汶川;
还有很多三本与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的高校总共109所,上面36所,是具有一定水平的!
1、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
2、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7a64e59b9ee7ad9431333433626538路官学堂,此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尤以土木、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
1952年经院系调整,更名唐山铁道学院,专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
3、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
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4、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以重庆大学地质系、 西北大学 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5、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校本部、彭州、人南、宜宾四个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图书馆纸质文献260余万册,电子书刊800余万册;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60余名。
以上就是宝箱网为大家带来的西南石油大学有哪些专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宝箱网:
www.bxgycfsb.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